top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粮期货“保险+期货”再度筑牢白沙胶林风险屏障
时间:2022-11-17

         2016年以来,“保险+期货”连续七年写入中央一号文件,经过多年的试行、推广,“保险+期货”模式已经得到市场的认可,为服务“三农”、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中粮期货始终坚持服务实体经济的初心,在上海期货交易所的大力支持与指导下,2022年中粮期货与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在海南省白沙县再次开展天然橡胶“保险+期货”试点项目,本次项目承保现货共计4000吨,覆盖胶林超6万亩,参保农户2.7万余户。项目获得明显的保障成效,巩固了白沙县脱贫成果。

白沙县曾是海南省唯一的深度贫困县,橡胶是当地最大的产业。作为全国第二大民营橡胶种植县,白沙全县种植橡胶面积达104.7万亩,人均占有面积位居全国前列。其中民营橡胶种植面积约63万亩,实际开割面积约40万亩,橡胶收入在白沙农民家庭收入中的占比高达60%至70%。2013年后橡胶市场持续低迷,胶农收入受到极大的影响。2016年左右,白沙的胶农割胶率一度下降到了60%,大批胶农选择外出务工或发展其他产业,40%左右的的胶林面临弃管现象。为保障胶农收入,防止胶林再次出现弃管弃割现象,上海期货交易所自2017年以来持续开展天然橡胶“保险+期货”项目试点工作。中粮期货与白沙县政府根据上海期货交易所“保险+期货”项目试点要求,积极推进项目开展,为种植户在生产经营期间提供应对市场行情变化的避险工具,助力白沙县脱贫摘帽。

这两年,受国际贸易形势和新冠疫情影响,橡胶价格于低位波动剧烈。尤其是2022年,国内外宏观因素变化及疫情防控常态化升级,天然橡胶产业持续面临着轮胎产能过剩、相关劳动力成本大幅增长和市场需求恢复不及预期等各种不利因素,导致橡胶价格持续震荡下行。胶价的高低直接决定了胶农的收入,对于刚刚脱贫不久的白沙县来说,胶价波动严重影响了脱贫成果。

为巩固白沙县脱贫成果,继2021年中粮期货白沙县天然橡胶项目成功实施后,2022年中粮期货继续在白沙胶林深耕,无论是承保规模还是保障农户数量上,均较2021年白沙项目有较大幅度的提升。为了最大限度的保障胶农的利益,中粮期货总结2021年项目开展的经验,经过专业的研判,在胶价不断下行、反弹无果的情况下,通过优化产品结构,到期结算赔付金额近280万元,达到了较好的赔付效果。

        肩负保障重任,中粮期货必将不辱使命,“保险+期货”已经成为服务“三农”、促进农业现代化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未来,中粮期货将发挥国有企业社会责任,继续贯彻落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精神,在上海期货交易所的指导下,不断优化“保险+期货”模式、创新金融工具,持续为“三农”工作和实体经济提供更好的风险管理服务。